分析诉源“病”灶,助力类型化案件精准研判。为厘清物业纠纷双方诉求,解决群体性纠纷隐患,我院深入开展“病”灶剖析工作。一“望”问题诉求。经分析近三年物业案件审判情况,发现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委员会的缺位、消极参与等因素影响,导致小区自治工作难以推进,部分物业服务企业合规经营意识尚且不足,双方矛盾激化导致业主拒绝应诉状况频发,法院诉讼程序推进困难。二“闻”症结表现。通过对涉诉小区的走访调研,发现目前本地区物业服务质量总体评价不高,共用部位设施设备维护问题较为明显,且尚有部分物业服务企业收费不合规问题存在。
开具“病”源处方,推动实现共治共建新氛围。在解决物业纠纷过程中,伊通法院因“病”施策,精准诊疗。一“问”行业协作,助推物业服务行业规范运转。为有效化解双方矛盾,维护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的合法权益,强化职权职能作用,伊通法院第一时间向行管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建议其完善物业服务全流程监管机制,全面贯彻落实《物业管理条例》《吉林省物业管理条例》等相关规范性文件,加强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监督,协同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保障住宅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和使用,加强行政部门“煎药”作用,充分发挥行管部门监管、协调、指导的积极作用,共创法治社区。二“切”纠纷顽疾,加强以案释法警示指导作用。伊通法院依托“无讼社区” “共享法庭”建设成果,将庭审直播、示范性审判等司法资源前倾,提高当事人对裁判结果的预测性和可接受性,一方面开展巡回审判,现场调和双方矛盾,以直观的方法发挥司法案例的警示作用,传递司法价值。另一方面发放宣传手册、设立社区法律咨询服务台,积极对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解答,为业主出具独家“处方”,做到民意直通、诉求直连、定期回访,确保矛盾纠纷实际化解,共建温情社区。
阻断“病”源形成,构建前端府院联动新格局。在物业纠纷中涉及的小区治理问题往往集行政管理、业主自治与司法治理等多方因素于一体,因此伊通法院坚持用好专业力量,加强多向互动,建立物业纠纷的“会诊联调”工作机制,切实将司法资源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一听联动意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定期召开府院联动会议,积极打造物业纠纷的多元化解共同体,研判物业纠纷全流程化解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分享先进工作经验和举措。二聚多方力量,完善调解平台构建。发挥“法院 行政机关 行业组织”等多方合力,共同构建以调为主、调解优先、示范判决的工作机制,落实好对调委会调处案件司法确认或出具调解书的后续保障工作。同时,加强对物业纠纷案件的业务指导,协同行管部门定期对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提升调解员业务能力与素质。三汇数据融合,建立信息交流制度。深化诉调对接过程中的信息共享,针对调解委派和回流案件,加强与社区、调委会的沟通联络,实现纠纷全程跟踪负责。四抓简案快审,实现便捷高效解纷。深化速裁快审和要素式审判工作,推进物业纠纷繁简分流,减少审限时长,让当事人体会到更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