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言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活力、稳定社会预期的重要保障,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提出的“持续优化投资环境、金融环境、人才环境,营造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等工作要求,我市持续聚焦企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提高依法治市工作水平,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大引擎。本文将集中展示全市政法机关为进一步助力我市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谋划的新举措、实现的新作为、取得的新成效。
企业诉求得不到及时回应怎么办?市公安局给出解决办法——建立智能服务监管系统,对于超过三个工作日未能及时回复的企业诉求,自动提示上级公安机关及时介入;
“见法官难”怎么办?市中级人民法院给出解决办法——增设“联系法官”服务专线。设立一个月来,共登记处理联系法官事项71件;
……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不停地给利企兴企服务做加法,是我市政法机关坚定优化营商软环境的行动体现。今年年初以来,全市政法机关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全力提高依法治市工作水平,为推动长春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贡献政法力量。
优化制度建设
打造安商护企阵地
制度是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根基。市委政法委以统筹市直政法各单位扎实开展“服务企业月”活动为契机,从执法、司法、政务服务、法治服务等方面做出制度机制安排,下好发展经济的先手棋,激发经营主体新动能。
市委政法委会同市检察院开展了“关于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工作在长春市实践情况”的专题调研,持续跟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目前,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制度机制不断完善、办案功能逐步健全、区域特色品牌正在打造。
市中院与市工商联签署《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 长春市工商业联合会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合作协议》,共同发力持续深入推进法治环境和法治民企建设。与省证监局、中证法律服务中心共同签署《证券期货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合作备忘录》,完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市检察院出台《关于坚持检察能动履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二十条意见》,精准把握司法力度和温度。完善涉企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开辟非公经济案件“绿色通道”,受理案件全部做到7日内程序性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
市公安局严格落实《长春市公安局关于成立服务企业领导小组全力推进服务企业工作的通知》要求,75项具体工作举措让企业真正得到实惠,服务见到实效。推出《长春市公安局“服务企业发展、助力经济振兴”任务清单》,实现办理身份证件、出入境手续、车辆通行证等政务服务事项业务审批网络化;社会治安保卫指导培训服务信息化;企业用工背景审查、法治宣传教育、治安防范指导、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警务服务工作制度化。
市司法局研究制订《长春市公平公正法治环境建设工程实施方案》,重点围绕提高我市法治营商环境核心竞争力,从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4个方面,制订了64项具体工作举措,切实解决一批影响公平公正法治营商环境建设的突出问题,为我市经济建设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优化法治环境
着力打造利商助企高地
在市委政法委的统筹协调下,市中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等相关单位全力推进长春智慧法务区建设,积极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探索,确保“五庭”攥指成拳、发挥合力,成为省、市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新名片”。
市委政法委组织市司法局、市法学会、长春智慧法务区管理办公室,在全市开展“送法助企促发展 普法惠民暖人心”助力长春振兴突破法律服务专项活动,充分发挥全市法学专家和法务区高端法务资源优势,为有需求的百姓、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目前已开展28场,受到基层一致好评。
长春知识产权法庭成立长春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示范站,推出打造知识产权解纷“优选地”十大举措。长春互联网法庭探索建立与互联网纠纷相适应的诉讼服务机制,网络空间治理取得明显成效。长春破产法庭成功审结吉林省首例粮食进出口企业重整案,入选2023年全省十大商事案例,自主研发、运行东北地区首个“智慧破产系统”,实现“一网五平台 小程序”的全新突破。
长春国际商事法庭与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正式就涉外司法服务保障方面签订协议,主动沟通服务一汽-大众、中车长客等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并且聘任全省法院首位国际商事咨询专家。
长春金融法庭积极开展涉高风险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清收案件“百日攻坚”活动,助力解决金融机构破解难题49个。成立长春智慧法务区诉讼服务工作站、执行工作站,让当事人切身感受到“指尖上诉讼”“线上执行不停歇”的便利,有效填补了“立案—审判—执行”全流程工作模式的最后一环,标志着“五庭”立审执一体化建设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优化政务环境
聚力打造便商暖企宝地
政务环境体现着政府部门为经营主体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对整体优化营商环境具有带动和保障作用。全市政法机关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打造优质高效政务环境,释放营商环境新活力。
市司改办推动市中院建设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实行接诉即答、接单即办,当场登记立案率98%,确保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开通一网通办、全域通办业务,网上立案超1.8万件,跨域立案71件。出台《关于解决“见法官难”工作方案》,增设“联系法官”服务专线,设立一个月来,共登记处理联系法官事项71件,得到省高院肯定,并在全省法院推广。
市司改办推动市检察院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注重前端治理和末端处理相结合,对涉企刑事案件,在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的同时,督促企业作出合规承诺并积极整改落实,促进守法经营。依托长春智慧法务区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研究实践基地,推动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实质化运行,办理涉案企业合规案件6件。为保护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市检察院立足知识产权保护实际,推进检察融合履职,依法打击假冒注册商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批捕6人、起诉31人。
提高营商环境满意度,企业的诉求必须得到重视。市司改办推动市公安局建立智能服务监管系统,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对于超过三个工作日未能及时回复的企业诉求和企业不满意的工作内容,自动提示上级公安机关及时介入,提升服务监管效能,实现“反馈及时、落办得力、回访到位”的闭环式服务流程。目前,该系统正在桂林路派出所试运行。
长春新区:
强化服务理念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11位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检察干警组成“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新区企业发展”团队;“警地融合”警务宣传栏覆盖全区47个社区和32个村;设立服务企业专线电话,随时接听企业求救、求需、求教电话……长春新区政法机关服务企业的理念,已经渗透到全区发展的方方面面。
今年年初以来,长春新区政法机关紧盯重点工作,齐心协力能动履职,不断强化服务群众、服务新区、服务企业的工作理念,努力为长春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长春新区公安分局创新打造的“警地融合”警务宣传栏全覆盖。
在全区47个社区和32个村打造“警地融合”警务宣传栏,宣传“九小场所”消防安全提示、谨防电信网络诈骗常识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安全防范要点。在扩大防范宣传的同时,全力推动“三进”工作落到实处,构建联动治理机制,真正连通“党建孤岛”、打通“治理壁垒”。社区民警全天候在社区实体化办公,定期深入社区(村居)、企业、学校开展宣传走访工作,定期更新警务栏宣传内容,切实发挥“警地融合”成效,全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
长春新区检察院能动履职,扎实做好“三个服务”工作。
主动联合长春新区政法委、长春新区法院、长春新区公安分局,制订出台《关于齐心协力能动履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六条意见》。如何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关键环节。长春新区检察院成立由11位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检察干警组成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新区企业发展”的硕士团队,结合长春智慧法务区业务,探索、创新、示范服务企业的新模式新样本,为长春智慧法务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精准服务企业,主动上门到欧亚集团、长春光华微电子设备工程中心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普法宣传、提供法律咨询、帮助建章立制、支持依法维权、引导守法经营工作。来自企业的意见尤为珍贵,邀请具有人民监督员身份的11位企业家代表召开“亲清助企”座谈会,虚心听取企业家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建议,为企业提供点对点、贴近式服务。为及时化解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设立服务企业专线电话85192622,或通过“12309”举报电话,随时接听企业求救、求需、求教电话。
长春新区法院以府院联动为抓手,助力全区法治环境建设。
审判工作固然重要,但是没有执行的审判,注定是空中楼阁。长春新区法院坚持抓执行促稳定,跨省冻结被执行人账户,促使欠薪迅速结清,切实维护辖区的和谐稳定。房地产企业健康发展直接关系民生福祉,长春新区法院与市住建局长春新区分局、市房管局新区分局连续两次召开府院联动协调会,就房地产项目相关问题进行协调化解,切实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对可能进入诉讼的房地产纠纷案件进行充分研判,及时、审慎识别个案背后可能潜在的各类风险。在长春超达人才公寓管理有限公司诉长春吉实亿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纠纷一案的诉前和诉讼保全过程中,与执行局紧急联动,在天津、哈尔滨、长春等地查控被告名下财产,全力维护长春新区法治环境。
汽开区:
以服务国际汽车城为抓手
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家家企业走访,收集整理出88条意见建议。88条意见建议皆是企业所想所盼。面对这些服务需求,汽开区公安分局逐条分析研究,最后88条意见建议转化成扎实的个性化警务举措。举措实施不是终点,汽开区公安分局定期向企业通报工作进展,注重服务实效,真心实意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注重服务实效,不断打造更优营商环境,不仅仅是汽开区公安分局所求,更是汽开区政法机关的共同目标。今年年初以来,汽开区政法机关坚持以服务国际汽车城的各项建设与发展为目标,制订《汽开区公平公正法治环境建设工程实施细则》,政法系统各单位密切配合,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法治环境不断贡献智慧与力量。
了解企业司法需求
畅通政企交流渠道
为了持续提升司法助企效能,汽开区各政法单位通过“助企工作室”“法企共建”等工作机制,主动搭起连心桥,积极开展司法助企大调研。今年上半年,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问需于企,征集各类意见建议30余条,按照企业司法需求,研究制订《关于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
汽开区公安分局积极转变工作思路,深入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每季度普遍走访、每月重点走访,由社区民警主动对接企业,向企业问计、问策、问难,搭建警企联系直通车。走访企业3371家,走访“专精特新”企业20家,汇总企业意见建议88条。根据不同产业类型服务需求,健全完善3371家重点企业档案,详细记录企业类型、规模、诉求等内容,实行“一企一策、一企一评估、一企一专案”个性化警务举措,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主动服务、精准服务、全面服务。同时实行跟踪问效机制,对企业反馈问题实行清单化管理,逐一研究解决措施,及时向企业通报工作进展。
严厉打击侵权犯罪
保障企业顺利运营
汽开区始终保持对涉企违法犯罪“零容忍”态度,切实抓好破案打击工作。
针对扰乱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等案件,汽开区公安分局优先处置、依法严打,不断提升涉企“盗抢骗”犯罪快侦快破能力。事后追赃力度也是企业关注的重点,汽开区公安分局采取主动联系、跟踪服务等措施,对涉企案件积极开展清网行动,今年年初以来破获涉企案件6起,帮助企业挽回损失超5000万元。
依法办理盗窃一汽解放公司汽车零部件案、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盗窃一汽解放废旧钢铁地板和钢铁架案、顶名贷款购车案、合同诈骗案等侵犯企业权益案件……汽开区检察院积极履行检察职能,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近千万元,让企业轻装上阵安心发展。准确把握司法政策,严格落实《关于民营企业及经营者轻微犯罪依法免责免罚清单》,依法慎用强制措施,助力支持民营企业经营者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经营。
汽开区法院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公安机关配合、检察机关监督、人民法院主办”的执行工作大格局,通过司法联动破解查人找物难题,开展品牌车辆集中扣押集中拍卖,努力打造“法拍车”金名片,及时兑现企业胜诉权益。今年上半年,通过开展执行“春天行动”,已为各类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500余万元。
服务企业强化保障
确保问题有效解决
汽开区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无论是案件办理还是服务质效,均围绕服务国际汽车城建设下功夫。
企业员工因海外派遣、紧急商务等事由确需办理出国境证件,或外籍专家有紧急事由急需办理签证证件怎么办?实行加急办。集团企业有集中签证需求怎么办?提供预约上门办。汽开区公安分局对企业提出的服务需求,专事专办、力求时效,对企业提出的治安需求,立查立办、跟踪督办。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汽开区检察院带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回访某汽车制造企业,了解企业发展、开展调研交流,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全面创新、尊重知识产权。汽开区法院主动延伸司法职能,将普法培训、企业合规作为司法助企重头戏。今年年初以来,法官干警先后20余次走进辖区重点企业和汽车零部件销售市场开展“民法典进企业”“知识产权宣传周”等活动,为企业法务人员、市场经营者提供法律培训服务,受众累计600余人次,受到企业和群众热烈欢迎。